五线共织,梅溪湖街道云溪湾社区用“绣花功夫”破解民生“幸福密码”|红色先锋·湘江力量②
编者按
湘江,曾见证“与山共峻极,与水同流长”的铁血忠魂,更承载着国家级新区的红色基因。今日之湖南湘江新区,以党建为舵,破浪前行——基层堡垒化身治理“神经元”,智慧党建激活民生末梢;党员先锋勇闯改革“深水区”,诠释“愿担当、善担当”的时代答卷;两新党组织锻造“创新链”,串起千亿级产业集群。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4周年之际,湘江早报联合湘江新区组织工作部,开设《红色先锋·湘江力量》栏目,报道深耕产业前沿、科研一线、基层治理的党建故事。
云溪湾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线,探索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五线共织”织就幸福密码。均为 通讯员 供图
党组织名片
云溪湾社区辖区面积2.14平方公里,有周南梅溪湖中学、周南梅溪湖小学、4所幼儿园、桃花岭景区等驻区单位,管辖云顶佳兆业、卓越浅水湾、正荣梅溪山湖苑、金茂梦想玺悦4个楼盘13个物业管理区域12460户,目前常住人口约20000人。党总支委员会下设3个支部,123名党员,流动党员42人。经过几年沉淀,云溪湾社区先后荣获“长沙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长沙市精品妇儿之家”“长沙市文明社区”“长沙市五社联动幸福邻里重点社区”“长沙市级侨胞之家”等荣誉称号。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肖芳 杨文妤
在湖南湘江新区梅溪湖街道云溪湾社区,一把“绣花针”正穿行于楼宇巷陌之间。从困扰居民数年的垃圾站异味难题,到全职妈妈们的自我成长课堂,再到有问题一刻钟全解决的便民服务中心……云溪湾社区党总支以党建为引线,探索党建引领物业管理示范小区创建工作,组织线、资源线、骨干线、服务线、自治线“五线共织”,织就两万居民的“幸福密码”。
“三议三办三公开”,闭环治理破解“邻避困局”
“以前夏天从这路过,那味儿冲得人直犯恶心,窗户根本不敢开!”家住卓越浅水湾二期、紧邻小区垃圾站的李女士,提起过去就忍不住皱眉。垃圾站的“气味炸弹”,成了她和邻居们的一块“心病”,不仅为生活带来不便,更让居民们担忧健康问题。云溪湾社区党总支书记冷霞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为了拔除这块“心病”,冷霞带着党员志愿者和工作人员走访微网格内的居民和商户,挨家挨户敲门听意见。“臭!太臭了!必须得改!”这是大家最集中、最强烈的呼声。
经过深入调研,问题根源浮出水面:随着垃圾分类新规实施,厨余垃圾需集中清运,导致该站原有的微生物垃圾处理机停用;而仍在运行的滚筒式压缩机因作业效率低下、密封性不足,在垃圾倾倒和压缩环节极易释放异味。
垃圾站提质改造现场。
找到“病灶”,下一步就是“对症开方”。在云溪湾社区党总支的牵头下,社区依托党建引领,建立专班调度,通过“融融同心”圆桌议事决策联商机制,联动相关职能部门、开发商、物业召开协商会议10余次,对垃圾站提质改造的各项方案进行综合会商。同时,改造的各个环节改造都邀请了居民代表参与协商,各项工作进度更是实时在微信群中公开,进一步提升了居民的参与度。在改造过程中,引入专业的活性炭吸附除臭设备,优化垃圾的倾倒、压缩流程,减少异味产生。同时,组织专人及时清理杂物,确保周边环境干净整洁。
如今,垃圾站焕然一新。站外,路面宽了,垃圾车可以直接驶入,畅通无阻。站内,白色的瓷砖墙面光洁明亮,新装载的除臭设备整齐有序,空气中的臭味也无影无踪。在专人维护下,垃圾站周边的杂物清走了,地面也冲刷得干干净净,再也看不到污水横流、蚊蝇滋生的景象。
事实上,这只是云溪湾社区以党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云溪湾社区推动多元共治主体协同形成合力,搭建“三议三办三公开”机制,以“三会四督査”工作模式,主动对接、分类施策,逐渐形成居民点单-社区派单-物业接单-社区党支部督单的闭环管理。
冷霞介绍,“社区成立之初,就按照规模适当、便于管理的原则,在小区、在网格建党组织,将党组织延伸到居民小区、楼栋、企业单位,根据网格划片,设置4名片长,32名组长,622名邻长,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全覆盖。涉及物业共性问题,社区组织小区支部、物业召开物业联席会,共商共治;涉及开发商遗留问题。根据‘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成立专项调度专班,联点领导包案,处置进度及时反馈。”
冷霞告诉记者,目前,云溪湾社区已经重点化解了垃圾站异味扰民、电动车充电安全、广场舞噪音扰民、文化活动不足等民生难题350个,确保“小事不出小区,大事不出社区”。“现在遇到油烟扰民、停车纠纷这些事,大家都知道找支部、找书记、找党员准没错。”家住云顶佳兆业梅溪湖小区的王先生感慨道。
星光夜校里,老师正带领学员练习舞蹈。
从“零基础”到“好口碑”,家门口便民服务织就幸福图景
夜幕降临,云溪湾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中心灯火通明,星光夜校如期而至,爵士舞鼓点与键盘敲击声在走廊碰撞。37岁的陈女士匆匆跑进短视频剪辑班,屏幕上播放着她的首部作品,“以前白天带娃、晚上刷剧,现在学会用视频讲故事,粉丝都夸我是‘社区记者’!”
作为梅溪湖街道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社区,云溪湾社区辖区内有周南梅溪湖中学、周南梅溪湖小学、4所幼儿园,教育资源丰富。超一半居民为在读师生、陪读人群,不仅为社区带来了广阔的服务空间,也让陪读人群的需求被看到。
作为长沙首个社区自主孵化的夜校,云溪湾社区星光夜校由云溪学堂演变而来,精准捕捉到“一老一小”服务覆盖外的群体需求,切中城市“夹心层”的时空困境。针对年轻妈妈群体“周末陪娃、平日碎片化”的特点,社区在工作日晚间和周末推出了星光夜校,满足了全职妈妈们渴望在带娃间隙提升自我、拓展社交的需求,让社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流文化服务。
“几百块钱学16节课,老师专业又负责,装不下的人气就是最好的口碑。”冷霞道出夜校火爆的秘诀。借鉴老年大学“公益+低偿”的运营模式,星光夜校以350至420元的亲民价格开设爵士舞、水彩画、书法、短视频剪辑等15科课程,每季度班次一经推出就反响火爆,成立一年来,已吸引2000余人次。
同时,夜校也成了社区治理的纽带:波速球班长成了矛盾调解员,声乐老师是社区有名的党员志愿者,爵士舞老师带动居民参与文艺汇演……昔日的“陌生人社区”在共同学习中逐渐变得人情味满满。
云溪湾社区的贴心服务远不止于此。走进云溪湾社区一刻钟便民服务中心,只见近万册图书分类摆好,社区孵化的“妈咪轻创团”茶饮品鉴区设备齐全,文旅直播空间虚位以待。
此前,这里建设了长沙首个一刻钟便民服务圈,在线上融合本地商家、学校、医疗等资源,针对社区居民提供日间照料、上门维修、家政服务等便民服务;在线下提供涵盖数字科技图书馆、融媒体中心、烘焙众创空间、共享厨房、家庭教育服务中心等多个功能区在内的便民服务中心,打造了“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的智慧社区,让居民们的美好生活再上新台阶。
“e佳运动量广场”上,十几位身着练功服的居民,在周爷爷的带领下,整齐划一地练习着太极剑。心理咨询室内,心理医生正为学子疏导填报志愿的焦虑;老年大学里,82岁的武奶奶正带领大家投入地演唱《茉莉花》,悠扬的歌声充满整个空间……新搬来金茂梦想玺悦的周女士激动地说,“住在云溪湾,生活过得有滋有味,蛮幸福!”
云溪湾社区各式各样的文化活动吸引大批居民参与。
成立于2018年,这个年轻的社区用“绣花功夫”织就了居民的幸福图景。云溪湾的蝶变密码不在宏大叙事中,而在党员卷起的裤腿沾着的泥点,在夜校笔记本上密密麻麻的梦想。
“说说话、走走路、谈谈心、想想办法。”翻开冷霞的笔记本,基层治理的“十三字真言”被写在扉页。这朴素的十三个字,是云溪湾社区从“零基础”到“好口碑”的治理密钥,也是云溪湾社区党总支带着温度走进千家万户的承诺。
展望未来,这幅用“绣花功夫”绘制的幸福长卷,将继续添上更温暖的色彩,用更有为的高度、更有力的速度、更可感的温度,打造宜居家园美、宜业环境美、宜养生活美、宜游生态美、宜学风尚美的“五宜五美社区”。云溪湾的故事,未完待续,幸福可期。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