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勇“每日一画”致敬抗疫英雄行动迎来一百天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7日讯 据光明日报客户端消息:每天在家为战斗在医疗战线的英雄们创作一幅作品,直至疫情结束,最终将作品捐赠,致敬英雄行动,是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以个人创作的艺术方式与整个疫情全面互动的公共艺术项目。自1月26日起,至今已经进行了100天。面对这一重大事件,舒勇每日一画的意义何为?记者以此采访了艺术家舒勇。

  问:在不同经济体制下艺术家的社会分工是不一样的,您觉得当下的中国,特别是遭遇疫情的今天,艺术家的分工应该是什么呢?

  答:文艺是社会审美最高最集中最典型的体现,作家、艺术家是全社会的审美导师。作家、艺术家进行文学和艺术作品的创造既是个人审美情绪的宣示,又是履行社会审美导师之职能。作家、艺术家从事文学艺术创作的双重功能,使得他们较之他人更需要具有一种社会担当意识。社会担当意识的核心是家国情怀。《老子》中说,“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优秀的文艺作品应该“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既善,又美!作为作家、艺术家要时刻将家国置于心中,要有担当,要有责任,为新时代言伟志,为新社会施教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鼓劲呐喊,为新时代新生活新事业写真创美。

  针对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得世界格局出现了极大的不确切性,此时国家与国家之间协作与共识尤为重要。人类需要做出选择。我们是走全球团结的道路,还是继续各据一方?如果我们选择不团结,这不仅会延长危机,而且将来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灾难。如果我们选择全球团结,这将不仅是对抗新冠病毒的胜利,也是抗击可能在21世纪袭击人类的所有未来流行病和危机的胜利。如何促进中国与全世界各国更深入的合作关系,这就是我创作每日一画的灵感源泉。传播具有普世意义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于当下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赋予艺术家的使命,艺术一定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可以赢得世界更多的关注和倾听,这一定是我们文艺工作者的一种使命和责任。

  问: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除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外,同时也受到自身的生活经验与主观意识的影响。我们知道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与艺术家艰苦勤奋的艺术创作分不开的,在您这100天的创作过程中,疫情中发生的事情对您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通过这次疫情我们强烈地认识到了文化与意识形态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是导致疫情失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完成实现这个艺术项目,创作就必须充分融入到现实疫情发展情景中,以此获取素材和灵感,所以我必须要全面地、大量地阅读各类与疫情相关的信息,在这个媒体发达,尤其是自媒体高度发展的时代,各种积极正面的、消极负面的、可靠真实的、虚假谣传的信息都充斥在我们的视线范围内,需要自己去判断,而这个去伪存真的过程,就是一个极大影响情绪心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心情是非常复杂的,时而恐慌、时而焦虑、时而沉重、时而矛盾、时而充满力量、时而信心百倍,总是和疫情变化一起波动。虽然作品最终呈现给大众的,都是具有正能量的一种积极力量,催人奋进,鼓舞着身处灾难中人们。但每画一幅画的过程就是直面疫情、深度思考的过程,这在客观上都加深了我的痛苦和焦虑,而这些也直接反应在了生活与身体上。

  在疫情创作期间,我整晚整晚睡不着觉,还严重便秘,每一天都要在厕所坐几个小时,总是坐得双腿麻木,极为痛苦。当然也正是这种痛苦让我有了很多创作的灵感。同时,在整个创作的过程中,虽然我都待在家中,但是通过互联网积极的与各类朋友互动,有些人帮助我提供素材,有人给我转发有价值的新闻,有人帮我的作品起名称并配文。所以这个项目所完成的所有作品,并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而是大家充分合作的结果,是大众智慧的结晶。

  问:您能表达一下作为艺术家,您对国家和对世界的大难应持的态度吗?

  答:抗疫是一场人民的战争,我们只有万众一心,才能够真正打赢这场人民战争。在这场全民防疫的人民战争中,中国人民必胜,也必将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伟大的民族精神,而这种精神值得记录与纪念。艺术不仅仅是个人的修行,要有时代感和使命感,我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也是时代精神的传颂人,所以必然要以创作方式与许多社会力量一起,加入到对这场灾难的抗争中,系统思考个体与自然、与民族、与国家以及世界之间,应该如何构建一个健康的价值观体系。艺术家应该用自己的悲悯去秉承心忧天下的家国情怀,坚持艺术良心与艺术理想,椎心泣血,精益求精,创作出真正的好作品。以“山”来表示人民意向与战胜病魔的坚定信仰,是我的艺术语言。通过符号的引入把中国传统山水画直接引入到当代语境,使其真正成为具有现实意义的当代艺术。“山与人结合,还源于中国的‘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应该互相尊重,互为后盾。命运共同体的建立,首先应该是健康共同体,那就必须懂得和自然界、和野生动物和谐相处,对自然有敬畏之心。当我的艺术和国家放在一起的时候,也打开了我的格局。我的艺术不断地让我打开自己的胸怀,进而建立更高的格局。

  问:创作已经进行了100天,还会继续创作下去吗?

  答:疫情下的创作,“每日一画”生长在真实、富有质感与温度的现实土壤中,主体是“人”,核心在于“情感”。我把感受到的我们对生存的渴望、生命的刚强、生活的艰辛,友爱、至爱、大爱的万千情愫,奔涌凝聚在我的画笔中。尽管这些作品单独来看都是简单而平淡的,但仔细研究却都是鲜活而温暖的,不经意间也可以带给我们抚慰人心的力量,驱使人们对生活本相和生命意义予以反思与追问。“每日一画”进行到今天已经100天,获得了国内外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在不同的阶段,被人民网、新华社、经济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等等几百家媒体采访和宣发。北京南站的户外媒体上选用了我的作品作为公益广告,也展示了近一百天。近期,一直关注我“每日一画”行动的同胞专门为“每日一画”开设了“艺术抗疫”(Fighting COVID-19 with ART)推特账号和Instagram 账号,精心讲解每一幅画的内涵,希望中国抗疫精神“众志成城”能够与“国际合作”“团结在家”等产生共鸣、共情,希望可以向世界传递“共同抗疫,挽救更多生命”的讯息。这两个账号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一种以“抗疫精神”为核心的当代艺术作品,“每日一画”拥有记录当下、书写历史甚至启迪未来的独特力量。为了将抗疫期间的每一个主题及深藏其后的精神与思索,以特有的高度、深度与温度镌刻进历史,化为人类的集体记忆,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刻内涵,我将持续不断地创作下去,直到全世界对疫情宣布可以完全控制的那一天。

  问:从目前的理论研究来看,讨论文艺的社会环境的多,为作品贴标签的多, 这种研究有很强的技术性成分,但讨论艺术家主体性的少。在如今这样一个充满复杂性的过度时代,每个艺术工作者按照各自的方式安排着自己的灵魂生活。从您以往的作品中,可以看到您是在泥古与西化、保守与激进、淡泊与热烈之间,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一面投入时代潮流,一面又坚守画斋,既直面现实,又超越功利,铸造了鲜亮的人格魅力。在举国上下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砥砺奋斗的今天,除了丝路金桥和为这场疫情创作的这批作品,可以讲讲您未来的创作计划中,还会有哪些不负时代的新作为新创造的作品吗?

  答:疫情是一面镜子,反射社会的心理。此次全球战疫行动中,中国的作为让很多人开始考量中国在世界格局中的位置,也让许多国家真正感受到中国的友好与大国担当、大国责任。我曾经创作了《丝路金桥》《CHINA功夫》《筑梦》等一批致敬当代中国精神的艺术作品,反响都很大,当代中国精神是我近二十多年来坚守创作的一大命题,中国抗疫精神更是要深入挖掘和弘扬的,尤其是结合即将要到来的建党一百周年,这似乎是我一直以来的责任和使命,下一步我还将继续创作一系列关于这方面的作品

【作者: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军】 【编辑:谭伟】
关键词:舒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