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朗州司马”刘禹锡,300师生游学常德诗墙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讯(记者 张洋子)《竹枝词》诗歌体式创新从朗州开始咏物寓言诗的拓展在朗州完成迁谪传统主题在朗州突破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在朗州形成……朗州十年, 唐朝大诗人、诗豪刘禹锡留给了常德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师生同游常德诗墙

    围绕“刘禹锡文化主题、纪念刘禹锡诞辰1245周年长沙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近300名师生和家长,驱车近200公里来到常德3月29日,他们身着汉服、口诵古诗文、跳起新编汉文化课间操、摆起诗歌大擂台,在全长4公里的常德诗墙边游边学,正式拉开为期3天的湖南首届刘禹锡文化研学旅行系列活动大幕。

孩子们在诗墙前合影

     “一、二年级的学生平均都能背200多首诗歌。”诺贝尔摇篮小学班主任刘晓燕告诉记者,此次研学旅行,采用老师指导、家长陪伴、小学生为幼儿园学生当“小导游的模式,由学生自己介绍刘禹锡并讲解刘禹锡诗词,帮助其系统地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历史、名人,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尽管上午的诗墙游览伴随绵绵春雨,但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的孩子们仍热情高涨。他们沿着诗墙一路前行,每到一个站点,便有老师鼓励,还有年长一年的哥哥姐姐全程耐心讲解。“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是刘禹锡名作《陋室铭》!五年级的小导游”王熙一边为同行的幼儿园学生讲解,一边不忘温习了解的刘禹锡文化。诺贝尔摇篮家长甄莹的两个儿子都参与了这次研学旅行,她认为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能让孩子近距离感受中国古诗词的魅力,还可以通过户外活动培养孩子的集体意识。“从小培养孩子的文化基础,增强孩子的民族自信。

老师们一边教,孩子们一边读

    中国常德诗墙以沅江防洪大堤为载体,全长4公里,分《百代沧桑》、《名贤题咏》、《武陵佳致》、《兰芷风华》、《华夏新声》、《五洲撷英》、《时代风采》、《千古绝唱》八大篇章,选刻自先秦以来有关常德的诗作和中外名诗1530首。其中,这里收载了刘禹锡包括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诗文数百篇,是研究湖湘文化的重要资料。

孩子们学得聚精会神

    据了解,从今年春节开始,“刘禹锡已经成为了诺贝尔摇篮师生、家长中的热词。为筹备此次研学旅行活动,诺贝尔摇篮教育集团举办了多轮激烈的比赛。学生们分别用故事、演讲、写作、绘画、书法、朗诵、诗词背诵等多种形式,从不同的角度演绎刘禹锡。最终从近4000名学生中选拔出百名选手,参加此次常德刘禹锡主题研学旅游系列活动。据悉,明后两日,师生们还将参加包括刘禹锡诗文公开课、主题讲座、刘禹锡诗词背诵擂台赛和专场致敬刘禹锡汉服诗词演出等活动内容。

【作者:张洋子】 【编辑:吴颖姝】
关键词:研学旅行 常德刘禹锡
>>我要举报
  • 16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