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4628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救援,一个都不能少!

——湖南湘江新区全力抗击汛情的三个镜头

  •   6月25日晚,岳麓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工作人员对积水路段进行排涝。   6月25日晚,岳麓区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工作人员对积水路段进行排涝。
  •   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深夜转移被困居民。通讯员 谭章 摄   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深夜转移被困居民。通讯员 谭章 摄
  •   现场值守人员和新区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监测。范龙贵 摄   现场值守人员和新区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对设备进行调试和监测。范龙贵 摄

  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

  湘江水域汛期来临。受强对流天气影响,连日来,长沙持续降雨,域内各大河流水位快速上涨,对于紧靠湘江西岸的新区来说,这是一场大考。

  以迅应汛,湖南湘江新区迅速调集各方力量,组织应急管理、行政执法、交警、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调配人员和物资,抢险排涝、清理路面,将防范洪水侵袭与妥善转移安置群众两手抓,在洪水面前筑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镜头一:响应 全区一盘棋

  雨声就是哨声,汛情就是号令。在6月24日,暴雨来袭之初,新区便迅速召开防汛调度会,结合未来三天的天气情况,分析研判汛期险情及次生灾害形势,会议要求新区各部门单位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坚决打赢防汛这场硬仗。

  当日晚间,新区行政执法局召开防涝排渍电视电话视频会议,新区城区防办各职能部门在主会场,街道及行政执法局所属中队在分会场参加会议。会议通过视频复盘前期城区积水点情况,通报了当前城区防涝排渍工作情况以及近期气象、水文情况,各成员单位汇报相关情况。会议传达了市防指和新区防指相关会议精神,动员城区防办全体人员,不辱使命、超长待机、不讲价钱、冲锋在前,用辛劳与汗水共同托起新区防涝排渍的底线安全。

  防汛,重在快速响应。根据新区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响应级别要求,新区应急管理局制定了“一办九组”防汛调度组织指挥体系,在新区防指的统一领导下有序开展防汛工作,强化统筹协调,健全工作机制,形成防汛救灾合力。“这9个工作组中有现场救援组。如果部门和街镇遇到紧急情况,救援力量不足,及时跟责任人联系。由现场救援组统筹救援力量开展施救工作,确保应急救援迅速高效,有序进行。”新区应急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镜头二:救援 一个都不能少

  “水位快速上涨,正逼近居民房屋,必须尽快转移群众,做到应转尽转!”6月24日晚9时38分,受强降雨影响,湘江二级支流八曲河水位暴涨,白箬铺镇干塘坡和郭家洲两处居民为洪水围困,新区应急管理局立即指派岳麓蓝天救援队火速救援。

  “那边的人要不要出去啊?”虽已是深夜,岳麓蓝天救援队队员和村干部们打着强光手电筒,在黑暗中一边驾驶皮划艇摸索前行,一边呼喊村民赶紧上船撤离。

  “都要出去,一个都不能少!”救援队员们和村干部挨家挨户搜索排查,虽然身上已满是泥水,但大家依然打起十二分精神,携带救援装备和救援艇,毫不犹豫冲进夜色里,将村民送上救援艇,安全转移至村部或亲属家。直至次日凌晨4时36分,各村(社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10户38名村民已全部安全转移,并得到妥善安置。此时,东方已泛起光亮。

  “莲花镇有一条河流发生了洪水,请立即展开救援!”同样是在当晚,新区莲花镇龙台村石塘湾组的河水冲出河道,并引发小范围的山体滑坡。新区御林应急救援队迅速集结,赶往现场抢险救灾。根据现场指挥,先动用大型挖掘机对河流上游进行筑堤改道泄洪,救援队员们迅速分工,投入战斗。

  装运沙袋、封堵缺口、加固堤坝……大家已经忘了连续作战的疲惫,救援工作争分夺秒地进行。队员们与现场人员组成多条人力传输带,接力将沙袋装填到河堤上。经过4个小时奋战,成功将山洪疏导到安全排水区,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为全力做好防汛抢险工作,新区应急管理局科学调度应急救援队伍,确保突发险情灾情得到快速有效处置。新区共有各级应急救援队伍78支,其中防汛、防火救援队伍20支、应急保障队伍12支、专业救援队伍19支、建安应急抢险队伍27支。本轮应对强降雨,共出动10支防汛救援队伍563人次,抢险车辆94辆、抽排设备24台次。

  镜头三:排涝 一处积水不能有

  6月24日,在麓谷市政信息化指挥平台控制室内,大屏幕上实时展示着暴雨下各路段积水的监控画面。工作人员通过实时掌握路面情况,快速调度并处置,确保城区主道路无积水,居民出行畅通无阻。

  据了解,该套系统配备了856个监控点位,覆盖岳麓大道、许龙路、桐梓坡西路等主要市政道路,为城市防涝排渍装上了“千里眼”。“我们借助信息指挥平台,可以实时监控辖区道路积水情况,及时优化人员配置,提升响应速度,及时支援重点路段,为指挥人员科学决策、精准处置提供全方位数据支撑,进一步提升保障服务能力水平。”麓谷市政相关负责人介绍。

  有了城市防汛的“智慧大脑”,更要有高效落实的防汛制度。新区行政执法局出台《城区防涝排渍应急预案》,更新了《片区防汛巡查、值守处置明细表》和《片区责任范围防汛巡查图》,完善防涝排渍工作责任体系;在全省率先使用雨水箅子临时开启安全支撑,保障泄水井排水顺畅,大幅减少积水现象发生;对城区低洼地段的雨水支管进行每周冲洗疏通,确保管网畅通;加强防涝物资储备、实行“人车等雨”;依托中心智慧防汛管理平台,落实“6小时预报、3小时预警、1小时叫应”机制……打出一系列城区防涝“组合拳”。

  连日来,在新区各大主次干道,随处可见新区城管人躬身助排引流的身影,他们有的用雨水箅子临时开启安全支撑设施,加快排除道路积水,有的徒手清掏堵塞在泄水井上的垃圾和树叶保障排水畅通,确保城区道路积水实现动态清理。

  市政中心工作人员刘学、胡秋伟等人从6月24日一早忙到下午1时30分,到了午餐时间,几人在雨中匆忙对付了几口,便又投入紧张的防涝排渍工作当中。

  到了6月24日深夜,新区行政执法局市政设施维护中心工作人员依然值守在大塘路与长韶娄高速辅道交界处的积水点,连夜对该处积水点进行处置。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抽排后,现场积水消退,工作人员利用小雨间隙,抓紧对积水点进行管道疏通,以更好应对下一轮大雨。

  截至目前,新区城区汛情整体可控,新区行政执法局将严格落实三级响应,密切关注雨情、汛情,加强防范应对,24小时人车等雨,快速有效处置路面积水,确保新区城区安全,打赢本轮防涝“攻坚战”。

  新区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6月23日下午起,已累计出动人员5000余人次,各类装备100余台次,排查各类风险隐患260余个,快速处置积水80余处,新区行政执法人用辛劳与汗水筑牢新区防涝排渍“安全线”,全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