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长沙晚报网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41219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二十大,马兴德二十多年坚持剪报办展宣讲,他说:

“我想把晚报这份精神食粮传递下去”|“回报岁月 真情不老”专栏

  •   马兴德给长沙晚报写下祝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 摄   马兴德给长沙晚报写下祝福。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敏 摄
  •   扫码看辣视频听马兴德讲述与晚报的“故事长卷”   扫码看辣视频听马兴德讲述与晚报的“故事长卷”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舒元臻

  “这是从《长沙晚报》裁剪下来的,我把它们做成了故事画卷……”暗格纹护耳前进帽、黑色皮外套,今年77岁的老读者马兴德向记者介绍自己手工制作的故事长卷时神采飞扬。

  这是与《长沙晚报》有“故事”的故事长卷,它们静静地被安放在植物园社区红色展览馆里。虽然这一份份“旧报纸”都已泛黄,但丝毫不影响它们焕发出“新生命”。“《长沙晚报》是我的精神食粮,我想把这份食粮传递下去。”马兴德说。

  12月17日,记者走进墙上挂满画报长卷以及剪报党史展板的植物园社区红色展览馆,听马兴德讲述他与《长沙晚报》20多年的“故事长卷”。

  剪报办展剪出缘分

  “因‘红色巡展’与晚报结缘”

  “我与《长沙晚报》结缘,是我的‘红色巡展’牵的线。”马兴德一边带记者参观一边介绍,他是常德津市市渡口镇翊武中学退休教师,虽然在学校教的是数学和美术,但对收藏党史文献、报纸期刊等情有独钟。“从1968年开始,我与妻子自发收集毛主席像章、党史文献、报纸期刊、画报画册等,然后做成展板或是收进展柜,进行‘红色巡展’。”马兴德慢慢回忆着。

  “记得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前夕我还在渡口镇工作,当时我计划将大会盛况、主题报告等内容,结合我的美术功底、书法作品制作成宣传展板进行义务宣讲。”马兴德说,“恰好在那时我第一次接触到了《长沙晚报》。”

  马兴德认真阅读了家人捎回来的《长沙晚报》上对党的十六大的全程报道。“当时我深感《长沙晚报》的报道重点突出,与湖南结合紧密,与群众联系密切,对我的宣讲和展览肯定会有很大的帮助。”马兴德兴奋地说,2002年11月16日大会闭幕才两天,自己就制作出了10块展板展出。“这次宣讲展览与之前不同,是规模最大、出展最快的一次,真的要感谢《长沙晚报》。”

  此次结缘后,马兴德便认准了《长沙晚报》,每天都会学习借鉴晚报报道内容,从党的十七大到党的二十大,他都坚持开办展览进行宣讲。

  “安家”长沙迎新挑战

  “幸好有《长沙晚报》在”

  从2001年建党80周年时首次办展,马兴德和他的“红色巡展”一路从湘北小镇来到省会长沙,并且在长沙安了“新家”,“故事长卷”里的故事长着哩!

  2017年,雨花区洞井街道植物园社区为“红色巡展”打造了红色展览馆;2019年洞井街道党工委与湖南省森林植物园党委区域化党建联盟共建“长沙南红色记忆馆”,与植物园社区共同打造,将马兴德收集的部分红色资料进行了集中展出。

  “‘红色巡展’在长沙有了‘新家’,也有了新挑战。”马兴德说,如何及时更新展览内容、如何让参观者有新感悟新收获成了他每天都要思索的问题,“幸好有《长沙晚报》在!”

  记者注意到,红色展览馆里,“神舟五号”到“神舟十九号”的资料,港珠澳大桥和“京华号”盾构机的靓图,建设全球研发中心城市、十大民生实事等专题报道……全被马兴德精心整理并收录装裱在展板里、画册中。

  “2019年晚报开设专栏《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我当时看到后特别激动!”马兴德告诉记者,当时自己一直想在红色展览馆中介绍革命烈士的事迹,但由于精力、资料有限一直未能如愿。“晚报出的这个专栏,系统介绍了一大批革命英烈名册和事迹,而且编辑之精美令人惊叹,真是帮我圆了这个梦。”

  此后几个月马兴德完全沉浸在摘录、整理英雄烈士谱的工作中,最终制成了一张长达80米的画卷,放在社区红色展览馆内供大家参观学习。

  受此次鼓舞和启发,2021年《长沙晚报》连载党史绘本时,马兴德将版面小心翼翼剪下来,配上自己书写的故事背景等精心装裱并装订成册,做成纯手工、图文并茂的“党史小书”,包括《绝对忠诚 断肠明志陈树湘》《爱国岂能怕挂头 郭亮领导的工人运动》《一息尚存》等数册。

  希望传递精神食粮

  “晚报上的内容全是宝”

  “做画报长卷、党史展板工作细、费时间,但是晚报上的内容全是宝,它是我的精神食粮,充实了我每天的生活,我特别想把这份精神食粮和快乐传递给大家,剪报办展是我认为最好的方式。”在马兴德看来,《长沙晚报》既心怀“国之大者”、又关注“民生小事”,为市民了解新闻动态打造了优质窗口。

  一本本、一箱箱、一堆堆……多年来马兴德收集的《长沙晚报》资料占据了红色展览馆的“半壁江山”。“《长沙晚报》不仅让我了解到新闻时政、党史故事、典型事迹,还是我制作剪报、书法创作的源头活水。同时,通过剪报办展这种方式能让大家了解党史,我感到非常幸福和自豪。”谈及《长沙晚报》对自己的帮助,马兴德告诉记者,“这些‘旧报纸’蕴含着‘大能量’,它们在这里正焕发着‘新生命’。希望《长沙晚报》越办越好!”

  据了解,目前马兴德展出的各类历史图片、文字、画报有近万件,吸引了万余人次参观学习打卡。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

您还未登录,目前的身份是游客
已有0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