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早报讯(全媒体记者 黄荣佳)近日,工信部公布2024年全国高新区评价结果,对178家国家高新区进行综合评价。本轮评价包括综合评价前50名以及工业总产值、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优质企业数量、营商环境六个单项评价前20名排名。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简称“长沙高新区”)在综合评价名单中位列第19位,比上一次排名跃升两个名次,同时,园区还入选企业研发投入强度第12名、人均技术合同成交额第6名、优质企业数第11名以及营商环境第14名,充分展现了园区均衡的综合实力和突出的单项表现。
不沿海、不沿江,在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结果中,长沙高新区为何能够在多个榜单内排名靠前?近年来,长沙高新区始终坚持以创新为第一动力,推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和环境创新,向着全国一流高科技园区加速挺进,走出了一条内陆高新区依托自主创新实现跨越发展的成功之路。
2021年,长沙高新区以长沙市1%的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市46%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和11%的财政税收;2022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将湖南湘江新区、岳麓区、长沙高新区“三区合一”,长沙高新区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契机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质,进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和人才入驻并在此创新创业。
去年,长沙高新区发布《长沙高新区创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规划纲要(2023—2035)》,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长沙高新区实行“两步走”战略,预计到2025年,迈向万亿园区,初步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高科技园区。
今年,长沙信息产业园承接了长沙高新区(麓谷片区)的经济职能,进一步聚焦产业和招商职能,把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项目和企业上,聚焦核心产业,构建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现代化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