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竹
加罢晚班,夜色已深,头顶着半个月亮,只是在城里,没有感觉“月亮走我也走”,但归心似箭 ,不见有公交车来了,无奈改乘地铁,左拐右绕,才从开福寺站口出来。干脆一路闲逛,恰好被芙蓉路口的烟火气感动了,这里跟往常硬是“两重天”的感觉。
以往芙蓉路口,这个时间,稀稀拉拉没几个人了,车也没几辆,黑压压的清冷,冇一点生气。而今夜,摊贩像“蚂蚁搬家”一样,密密麻麻地聚在一块,每一个摊位都高举着一盏明晃晃的聚光灯,加上升腾氤氲的烟火气,有一种特别的热闹。煎饼馃子的摊前,有人在等香喷喷的金黄饼子,臭豆腐与糖油粑粑摊位前,也都有人在等。买的人和卖的人,都充满了活力。这些小贩们,一个个全神贯注守着自个儿的小地盘,一门心思扑在美食制作上,就像在进行一场美食大赛。
就因为这些摊贩,原本没什么动静的一条长街,一下子就像被点了一把“火”,亮堂起来,活泛起来,成了大家都愿意来走一走尝一尝的打卡地。瞅见一堵旧红砖墙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写了大大的“长沙”两个字,那字写得刚劲有力,仿佛在告诉来来往往的人,这一座城市的过去和现在。这三千年坐不改姓行不改名的长沙,让“长沙”两个字都能够成为年轻人争相合一个影的秘密在哪里?长沙的长,长沙的沙,长沙的山,长沙的水,让“长沙”更富有个性,也拥有更深厚的底蕴。“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伟人诗词里的长沙,有波澜壮阔的山水自然,现如今这街头巷尾的烟火气,让我们这一座城市别有一番深情韵味。
“长沙”这两个字,如今可成了一种特别的文化招牌,让好多人拥有了创意与灵感。一把扇子,只要刻上这俩字,就好像沾了长沙的灵气,冬天里,也有人拿着“长沙扇”摇一摇,风里都透着湘味;随便一面墙,只要有“长沙”两个字在上面,立马就成了拍照的好地方,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来拍个照;一面普通的镜子,只要写着“长沙”,大家就会争相购买。“长沙”,透过这两个字,就能看到这一座城市的生命力。
走在街头,会发现好多门店,不管是餐饮店还是卖茶饮的,都摸透了“长沙”两个字,自带流量,在显眼的地方都把“长沙”二字标记得漂漂亮亮,颜值在线,字体要么古朴,要么潇洒。说来真怪,就这简单两个字,就有魔力似的,就能引流,把人都吸引了过去。
这世上,有人的地方才有生气。人多了,哪怕是在小胡同、角落里,也能热闹起来。“酒香不怕巷子深”,网红打卡点,都是大家一起互动的磁场。
长沙,对好多人而言,是心目中的幸福之城,她连续17年获得“幸福之城”的荣誉,从未间断,无人能敌。这幸福,就是每一天的小确幸,是人们用心爱、用心呵护出来的城市。无数网红打卡点,证明了人们心头的热爱与向往。不管是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长沙城里到处可见网红打卡点,就像星星落了一地。闲的时候在城里溜达,到处都有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这城市就像个大大的美食游乐场,又像一本厚厚的故事书,想静,有地方坐一坐;想动,有地方走一走。边边角角的地方,逛一逛,都会有收获。
一部近代史,半部麓山写。“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岳麓山的景色,让古人着迷,只要走进岳麓山,一座山的书香气,让人沉醉痴迷。
在这热热闹闹的城市里,大家都在找自己喜欢的味道。四面八方的人都喜欢打卡长沙,人们就像星星点点的“光”融进了城市的烟火里,每个人都发着自己的光。等哪个地方人越来越多,就会越来越热闹,那个地方就变成网红打卡胜地。这些网红打卡点,无外乎都有美食一条街。也许是一串糖葫芦,酸酸甜甜的,让人想起了小时候;也许是一串烧烤,孜然香味里,徜徉着生活的味道;也许是一根香肠,咬一口满是幸福感;也许是一块臭豆腐,那特别的口感让人忘不了。这些滋味,都可能是人们心里头最爱的味道,就像那能勾起小时候味道的“提拉米苏”。吃一口,就好像听到故乡在喊自己,过去的日子一下子就涌到眼前,一口心头惦记的美食里,往往就装着浓浓的乡愁。
食物的记忆,就像刻在骨子里的老记号,一辈传一辈,永远都不会消失。那独特的味道,是故乡的呼唤,是游子心里永远的牵挂。不管走到哪里,家乡美食的味道总是在心里头打转,是生活里抹不去的一部分,是远行时心心念念的思念。
想跟一个城市亲近,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尝尝它的美食。这些小商小贩,深谙其理。把各种各样的传统小吃展现得淋漓尽致,自然而然就会引来天南地北的人。其实我跟其他天南地北的游客一样,心里头也好奇得很,听到哪里是网红打卡点,哪里人多,人气爆棚,有时间了也会跑过去看看。有时候在路上走着走着,突然发现一个新冒出来的网红打卡点,就像捡到个宝,满心欢喜。
这个城市每一天都在变,唯有烟火气年年如此,网红打卡点层出不穷,但我心里明白,这些网红打卡点背后,是很多人在用心打造。他们就是这个城市的守护者,在热闹背后默默地发现与挖掘美食的秘密,并把城市的烟火气不断传递出去。谁都能在这城市里找到幸福的感觉,瞬间拥有回了一趟家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