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柯鸣 尹婷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2024年,湘江新区在时代的浪潮中奋勇前行,留下了坚实而深刻的发展足迹。这一年,推进全省“三大高地”标志性工程建设,打造强劲动力引擎,湘江科学城拔地而起,为新区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源;这一年,打造长沙全球研发中心城市核心引领区成效显著,取得国际“首”字号、“最”字号重大成果11项;这一年,新区文旅“高光时刻”不断,大王山积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吸引着全球游客的目光……2025年已至,我们回首过往,更期待在新的征程中砥砺奋进,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篇章。本报开设《湘江“新”图景》系列报道,融合AI元素,挖掘湘江新区高质量发展的动人故事。
生长的声音,彰显着一个城市的气场。
塔吊挥舞长臂吊起钢梁的轰鸣、厂房里机器高速运转的交响、产业园区内技术研讨的热烈交锋,这些项目建设与产业发展交织而成的音符,是城市拔节生长的声音。
湘江科学城首开区加速崛起,中联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盛大开园,四大主机园区全面建成投产;世界计算·长沙智谷华丽蝶变,绽放科技魅力;高铁西城建设加快推进,综合交通枢纽初具雏形;虞公港一期开港运营,助力长株潭通江达海……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在新区大地落地生根,汇聚起一股奔腾的力量,拉动新区经济持续向好。
“新”火燎原,
重大产业项目“燃”动新区
打造一座城,逐鹿全球研发。
细数2024年,湘江新区乃至全省什么项目最火热,必然是湘江科学城。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4,湘江科学城建设频频上新——
2024年10月31日,在长沙市一中(湘江科学城校区)施工现场,随着10号栋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顺利浇筑,项目实现了10栋楼全部封顶,该项目是湘江科学城的重要教育配套工程,也是长沙市一中“一校两址”的创新之举。学校计划于2025年9月开学,将扩大湘江科学城的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完善湘江科学城配套,推动长株潭区域融合发展。
2024年12月20日,随着最后一立方米混凝土顺利浇筑,湘江院士港项目6栋建筑已经全部完成封顶,标志着项目建设进入到了新阶段。作为湘江科学中心最早封顶的建筑,湘江院士港建筑面积约8.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03亩,以面向前沿领域进行重大攻关的院士先锋团队和主力团队为主要服务对象,将打造成集科学实验、重点研发、核心技术攻关等于一体的花园式低密科研基地。项目封顶后,将进入主体装修阶段,计划在2026年完成建设。
2024年12月24日,湘江科学城又一标志性项目——科技服务中心正式封顶,作为湘江科学中心五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总用地面积约27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主体为钢结构建筑。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提供人才服务、企业服务、政务服务及商业配套服务的场所。
“开园!”2024年9月28日,湖南湘江新区,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起重机械园区正式开园。新区智造再迎“高光时刻”!至此,中联智慧产业城四大主机园区全部建成投产,实现从主机到零部件的全面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制造升级。
2024年,世界计算·长沙智谷的发展也“急速飞驰”。记者了解到,目前项目已累计完成开工面积约165万平方米,建成面积约83万平方米。尤其是第一区E12、E13地块已全面实现竣备,引入威胜信息、汇视威、湖南省数据标注产业联盟、非雀医疗、悦食科技等40余家重点企业单位,涉及数据标注、算法模型、芯片、AI应用等18个细分产业,已初步形成企业聚集规模。
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纷至沓来。在2024年的最后一天,鑫泰仪器研发生产基地落成启用。作为响应湘商回归号召而决心回家乡、建故乡的创业者,长沙市鑫泰仪器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国栋一开始就将目标瞄准了新区。“长沙和湘江新区有丰富的研发人才、优质的营商环境、强大的产业集群效应,经过多方选择,最后我们决定将研发生产基地落户岳麓高新区,与园区检验检测产业链形成合力,共推产业发展。”对于未来发展,罗国栋信心满满。
2024年来,湘江新区锚定高端产业新区建设,推进“十百千万”专项行动,十亿项目扩能升级、百亿企业蓄能成长、千亿集群聚能成势,“2+4+N”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趋完善,2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3个千亿产业集群支撑有力。威胜、拓维信息等39家企业入选全省互联网企业综合实力50强,希迪智驾、福米科技等5家企业上榜“中国独角兽企业”,总量均居全省第一,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情暖“居”心,
民生项目“筑”福百姓家
精雕一座城,筑造一流品质生活。
回首2024年,总有一些画面让人记忆深刻:
12月,屹立在湘江东岸的两台红色巨型门座式起重吊车,将靠岸船舶上的冷轧钢卷等物资吊起,虞公港码头一期正式运营,内陆长沙有了实现通江达海的实力。
11月,全国首座“双飞燕”四跨连续中承式钢桁拱柔性系杆拱桥——暮坪湘江特大桥顺利合龙。该大桥是长沙南部片区与大王山片区的关键通道,通车后,从湘江西岸大王山片区过江无需绕行至湘府路大桥,通行时间可由原来的50分钟左右缩短到5至10分钟,对促进长株潭融城核心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0月,长沙高铁西站高铁场主体结构基本完成,周边区域路网按时间节点有序推进。未来,乘客可以在长沙南站、长沙火车站、长沙西站间实现一线换乘,最大限度节省乘客的换乘时间。长沙高铁西站投入使用后还将形成长沙至武汉、合肥、杭州、厦门、广州、南宁、贵阳、重庆、西安等九大城市5小时通达的高铁交通布局,对带动区域发展、促进城市一体化发展,推动长沙、湘中乃至华南地区战略经济合作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9月,连接中南大学和湖南师范大学的西苑路全新亮相,让返校师生直呼安全便捷。改造后的西苑路设计了双向车道和人行道,且向南延长,直通西二环,项目还配套建设了排水、交通设施、景观亮化及其他附属设施工程等。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始终把打通“断头路”“瓶颈路”作为重要民生实事扎实推进,其中,岳麓区公共工程建设中心全年铺排了9个断头路、瓶颈路项目建设,通过持续加大打通城区断头路、瓶颈路的建设力度,解决了一批导致道路“断头”的问题,将“瓶颈路”变成了人人夸赞的“民心路”。
……
民生实事项目,牵系着群众生活幸福指数。
在观沙嘉园二期安置保障房项目施工现场,施工正有条不紊推进,未来这里将成为1600余名征拆群众的新家园;谷山青山片区南部的青西城中村改造项目(一期)已正式启动更新重建,将为片区土地赋予新的生命与活力……2024年来,湘江新区高标准高质量布局推进了多个更新改造项目,既推进了城市品质提升进程,也提升了群众幸福安居的指数,真正将“民生愿景”变成“幸福图景”。
基础设施项目,涌动着城市发展脉搏。
过去一年,湖南湘江新区坚持“东提、西拓、南融、北延”,“一桥一隧二十路”拉伸城市骨架,新增建成区面积超10平方公里,梅溪湖和滨江新城入选全国城市设计示范案例,区域承载力和辐射力全面提升。向东提升旧城品质,观沙岭、青西组团城中村改造顺利推进,湘雅路隧道建成通车;向西拓展对外通道,高铁西城站场配套项目全线开建,7条道路竣工,打造省会“西客厅”;向南建设融城门户,暮坪湘江特大桥合龙,“两路一校”相继完工,九华兴隆湖片区科创中心项目稳步推进,助力长株潭一体化发展;向北延伸发展空间,长沙临港产业开发区获批,湘阴金龙产业园智造中心建成投运,促进长岳协同发展。
从教育资源的扩充到科研基地的崛起,从智慧产业城的升级到科技园区的蓬勃发展,再到湘商企业的回归落地,湘江新区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坚实有力,踏出了发展的强音,逐鹿全球研发,湘江可为。
“AI”问新区:
问:回首2024年,湖南湘江新区项目建设的成果如何?
AI:2024 年,湖南湘江新区项目建设成果斐然,犹如一幅绚丽多彩的画卷在三湘大地徐徐展开。在科技创新领域,湘江科学城建设热火朝天,一栋栋现代化科研大楼拔地而起,部分项目已顺利封顶,周边配套路网也在紧锣密鼓地加速建设,如同坚实的骨架,支撑起新区科技腾飞的梦想。民生实事项目更是亮点纷呈,崭新的体育场馆设施相继落成,老旧小区焕然一新,曾经斑驳的外立面如今整洁明亮,坑洼的道路变得平坦宽阔,排水系统全面升级,让居民告别了逢雨必涝的困扰。项目建设热潮涌动,处处彰显着新区蓬勃发展的活力与魅力,为区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