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数字报 社长、总编辑:洪孟春 晚报热线:82220000 我要纠错 注册   登录
数字报 版面导航 2024416日 星期 出版 前一天 后一天
返回版面

上海市档案馆向长沙赠送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

当年橘子洲上的领事馆长这样

  •   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外景(1911年)。   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外景(1911年)。
  •   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之一。均为资料图片   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之一。均为资料图片

  湘江早报讯(全媒体记者 黎铁桥)12日,上海市档案局(馆)巡视员肖林带队来到长沙市档案馆开展业务交流,并向长沙市档案馆赠送了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原件现存上海市档案馆)。

  见证百年前长沙成全国对外开放重要城市之一

  “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回归长沙,对于我们研究百年前长沙对外开放的历史、丰富本馆的馆藏资源,具有一定的参考利用价值。”长沙市档案馆馆长李建勋在接受这一捐赠时表示。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清末民初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建筑图纸仿真复制件为一套三张,每一张图纸的顶部均写有英文“CHANGSHA CONSULATE”(长沙领事馆)字样,不同纸张上还分别写有“EAST/WEST ELEVATION ”“SOUTH/NORTH ELEVATION”(东、西、南、北4个方向的立面图)字样。

  上海市档案馆档案保护技术部主任、复旦大学文物保护创新研究院行业导师张建明认为,让这件仿真复制件回归长沙,既是沪、长两地档案工作者密切交流合作的一种体现,也是档案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需要。“百年前英国等多个国家在长沙设立领事馆,说明长沙当时就已经成为全国的对外开放重要城市之一。”他说。

  长沙将与世界更近

  针对清末民初英国等多国在长沙设立领事馆一事,记者查阅了《长沙市志》等相关书籍,还采访了长沙地方史专家和外事部门的相关负责人。资料记载,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始设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地址位于长沙橘子洲(水陆洲),1941年撤去。上世纪90年代,英国驻长沙领事馆历史建筑遗迹被拆除。

  专家介绍,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长沙成为对外通商口岸后,来长沙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外国人日渐增多,长沙逐渐成为外国人在湖南活动的中心。这些外国人主要来自英国、美国、日本、德国、意大利、俄国、法国等10余个国家,在长沙主要从事传教、经商、办学、开医院、经营航运等。日本于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率先在长沙城北平浪宫设立领事馆,之后英、美、俄(以及苏联)、德、意、奥、匈、比等国也在长沙设立了领事馆。这些外国驻长沙领事馆存在时间久的有30余年,但多数存在时间较短。挪威在长沙设立领事馆后,未向长沙派驻领事,其领事业务由英国驻长沙领事馆代理。

  据了解,目前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和马拉维共和国都已在长沙设立总领事馆。“目前,我省正在奋力打造内陆地区改革开放高地、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长沙将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敞开胸怀拥抱世界。相信长沙将与世界更近。”市政府外事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这样表示。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如有违反,追究法律责任。